又是一个为魏忠贤叫屈、打抱不平的提问,为之奈何?当然是无可奈何了,谁叫他的粉丝、追随者那么多,真是众口铄金,有口难辩啊!
说句难听的话,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势力,除了专擅朝政、祸国殃民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无非是看不惯文官势力的反攻倒算而已,进而为魏忠贤鸣冤罢了。而炮制所谓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制衡,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不可理喻的后人把戏。终其有明一朝,皇权始终与时俱进,为皇帝所掌,以号令全国。即使有所谓的平衡,也是日积月累,皇帝一手促成的,与这两个集团无关。倘若一个平衡打破了,皇帝立马可以制造另一个平衡,以填补皇权可能面临的威胁。换言之,没有了宦官势力,可以有其他势力。更说白了,皇帝玩的就是平衡之术,御下之术。试问当这种平衡的主导权操纵于皇帝之手,难道他眼睁睁地看着朝代更迭吗?显然不可能,更是无稽之谈。
那来谈谈明朝的灭亡。首先,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其次,明朝“萨尔浒之战”失败,关外满洲势力崛起,明军无以为继。最后,明朝“宦官干政”严重,政治腐败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导致爆发了各种起义,进而摧毁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当此之时,虎视眈眈的满清铁骑,以吴三桂等人为“带路党”,趁势入主中原,彻底取代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总之,所谓明朝灭亡于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失衡,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任何的依据可言。它完全忽视了明朝的灭亡是内忧外患的结果,却强行嫁接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结局,真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
《孔乙己》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孔乙己是不是值得我们尊重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主要是借着这个人物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与彻底的否定。写出了科举制度下生活在最底层文人的卑微与艰辛。同时也提现出了鲁迅希望用这样一位人物形象来唤醒那个时代下人们的灵魂。
孔乙己究竟值不值得尊重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个性与环境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穷困潦倒,但骨子里却时刻牢记自己是读书人,骨子里透着清高,我们常常说环境影响人生,那么孔乙己所处的年代科举制度盛行,成为了生活在底层文人唯一能够巅峰的道路。就如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一样。
孔乙己同样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对于他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如果让他换一个环境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思想的禁锢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热衷于功名的追求,使他缺乏了基本的生活本领,孔乙己认为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教小伙计四种“茴”字的写法,这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就是个笑柄,肚子都填不饱,还教人家写字。这不得不说是当时社会的悲哀,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一种抨击。
长期的读书,追求功名使得他犹如井底之蛙,只能够看到眼前那一片读书的天空。却看不见外面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性与社会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不光看到了孔乙己的悲剧,也看到了人性背后的丑恶,给孩子们茴香豆吃,是孔乙己的善良。孩子们的欢笑是天真。众人的嘲笑是冷漠。
面对人们的嘲笑,孔乙己的内心是痛苦的与无奈的,从第一次的涨红了脸到最后恳求掌柜的莫要再提,这无不表现出了孔乙己内心的痛苦。
丁举人的打与侮辱提现了当时社会上仗势欺人,滥用私刑。同样这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恐怖之处,鲁迅也形容封建社会就是“吃人”的社会。
社会,人心,环境都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有所影响,孔乙己并非天生的迂腐,正所谓“时代铸就人”他的悲剧与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孔乙己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良知的丧失。
标签: 大话科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