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熊有两种:黑熊和棕熊,它们都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过,我们常说的“熊瞎子”并不是棕熊,而是黑熊,除了熊瞎子外,它还有“黑瞎子”的俗称(东北地区)。
在以前,黑熊在人的眼中并不是多凶猛、可怕的食肉动物,而是钱,熊掌、熊皮、熊胆无一例外都是“紧俏货”,因此黑熊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的下降。
随着近些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加强以及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黑熊的数量才得以缓慢的增长,而我们看到黑熊出没相关报道的机会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虽然,在人类的猎枪和陷阱下,黑熊不堪一击,但是抛去偷猎的因素,黑熊依然是一种凶猛的野生动物,在野生环境下,人一旦与其相遇,危险性是比较高的,最起码比遇到老虎的危险性要高(“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根据三种动物与人相遇的几率以及相遇后对人的主动攻击性排序的)。
那么,“黑瞎子”真的瞎吗?遇到黑瞎子能不能利用它的这个弱点逃走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黑熊为什么叫黑瞎子?在熊科下,有两种黑熊:亚洲黑熊和美洲黑熊,虽然它们都是黑熊,但是差异非常大,首先美洲黑熊的体型要比亚洲黑熊大,其次亚洲黑熊的胸前有一块白色的V形状的斑块,而美洲黑熊则没有。不过,由于美洲黑熊仅分布在美洲,所以我们常说的黑熊单指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广泛地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正是因为分布很广,它有了7个亚种分化,而作为黑熊主要分布地的我国更是有着4个亚种:西藏黑熊、四川黑熊、东北黑熊以及台湾黑熊,这四个黑熊亚种的前缀就是它们主要的分布地区。
亚洲黑熊主要栖息在森林之中,属于独居的肉食性动物,关于黑熊“熊瞎子”的传说其实由来已久,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黑熊的眼睛只清看几米内的物体,对于远处的物体,它是看不到的,因此,它才有了“熊瞎子”的俗称。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世纪初,就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在开阔的地带黑熊可以看见几百米外的物体。人们之所以认为黑熊的视力不好,主要是因为黑熊生活在树木密度较大的森林中,在这种环境下,树木的遮挡就限制了它们的能看的远近。换句话说,再好的视力,在这种环境下也排不上太大的用场,因此,黑熊并不是真的“瞎子”,事实上它的视力与大多数的大型哺乳动物差不多。
遇到黑熊可以转身就跑吗?在野外遇到黑熊,有两件事千万不要做:躺下装死和转身逃跑。
首先,躺下装死是许多人面对猛兽来袭的第一想法,但是这招用在黑熊身上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因为黑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在它的食物中占比最大的是植物性食物,这是因为捕猎对于膘肥体胖的黑熊来说往往消耗大于需求,这导致了黑熊对现成的肉(动物尸体甚至是腐肉)没有什么抵抗力,因此,遇到黑熊装死的话,很快黑熊就开始舔和撕咬人了,这无疑于送肉。
其次是转身就跑,在食肉动物的眼中,转身就跑的动物都是自己的猎物,而且对方明显地害怕自己,因此,这个动作会刺激黑熊的捕猎欲望。虽然黑熊看起来很笨拙,但是在原生环境中,其奔跑速度可达48公里每小时,也就是一秒13.4米的速度,在这种速度下,人类在平地上都跑不赢,更不用说是在地形复杂的森林中了。
那么,遇到黑熊该怎么办呢?能否利用它“瞎”来逃生呢?
黑熊的“瞎”是指在森林中无法发挥视力的缺点,这个缺点是可以用来逃生的,不过要配合上其他的因素才有可能成功。因此,黑熊虽然在森林中视力受限,但是它主要辨别危险和锁定猎物的方法并不是视觉,而是听觉和嗅觉。
首先是听觉,黑熊的听觉灵敏,它可以听到方圆300米内动物行走发出的脚步声(其实是脚踩干树叶的声音,因为森林的地面上最不缺的就是干树叶了)。
其次是嗅觉。黑熊的嗅觉能力比听觉还要强很多,相比较棕熊1公里内的气味锁定能力,黑熊虽然要弱一些,但也有500米的距离,也就是说我们在距离黑熊500米的范围内,其实它早已经用气味锁定了我们了。
因此,想要利用黑熊“瞎”的缺点,必须要保证我们离黑熊的距离要大于它的听觉和嗅觉范围,也就是500米,在距离拉开后,我们可以一个侧身躲到一棵大树后面,然后观察黑熊的动向,如果它的行进路线不在我们躲避的位置上,那么我们只需要等它走远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在黑熊的听觉和嗅觉的范围内,也不要转身就跑,此时可以利用树木的遮挡,面对着黑熊,慢慢地向后退,这样在不激怒黑熊的情况下,可以逐渐拉开我们与黑熊之间的距离,最终逃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遇到黑熊也别想着用爬树的办法来躲避危险,因为黑熊的爬树能力可以强到你怀疑人生。
总结黑熊并不是真的“瞎”,而是它所在的环境限制了它视力的发挥,所以往往当我们看到黑熊时,它们也发现了我们,而且黑熊的嗅觉和听觉能力都很强,因此,人看到黑熊时,往往也被对方发现了。
此时,千万不要装死和转身就逃,前者是因为黑熊吃腐肉,后者是因为会刺激黑熊的捕猎欲望,而在黑熊的速度下,人没有逃生的可能性。
因此,遇到黑熊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掩体、向后退,慢慢的退出它的警戒范围,毕竟黑熊也很少主动的攻击人。
标签: 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