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之中,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小型鱼类常会集群行动,以求自保。数万尾鱼步调几乎完全相同,要么围绕同一个点转圈,要么同步行动,宛如一个巨型生物,令人叹为观止。
鱼群是如何做到统一行动的呢身处鱼群中的某一个个体是不可能观察到鱼群整体的,它只能看到离自己最近的6到10条鱼。集群鱼类的大脑中自带一种算法:它以自己身体为中心,将周围的空间分成了距自己一个身长、两个身长、三个身长这三个圈层,大概就是下图这个意思↓
在一个身长层内如果有两条鱼,它们必然向相反方向移动,以避免拥挤缺氧;互相处于两个身长层内的数条鱼会同步移动,保持完整的队形;如果离其它成员三个身长或以上的话,它们则会互相靠近,保持队形紧密,或组合成更大的群体。
在这一过程中,①触发相互靠近动作主要靠视觉(夜晚是嗅觉)信号。②触发相互排斥动作则是靠侧线感受的水压、流速变化。③它们的侧线不光能判断身边同伴的距离,还可以感知整个鱼群的动向。有这三个前提,跟随动作就很容易了,“邻居干啥我干啥”便是,无需思虑定夺。由于鱼类的反应十分迅速,所以我们觉得它们的动作是完全同步的。鱼群里每条鱼的行为都遵照同样的规则,所以它们总能保持步调一致。处于最外层的鱼会临时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按照上述过程被完美复制到鱼群的另一侧。
图:按相同规则“传导”动作
鱼类集群同步的好处与坏处先说好处,首先集群同步可以显著提高每个个体的存活机率,令天敌迷惑,甚至畏惧。想从一个紧密的鱼群中挑出某一条鱼做目标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捕食者都会先想办法冲散分割鱼群。其次,集群习性在繁殖期可以更好地让鱼们完成交配。第三,集群同步可以给自己身后的成员制造涡流,减少它们的游动阻力。
集群也有它的坏处。面对少量鲨鱼、海豚时或旗鱼时,集群同步确实可以给个体一定的保护。可对手如果是须鲸、鲸鲨(或人类的渔网)一类的巨型掠食者,集群策略就变成送命策略了。这些动物的嘴巴太大了,密集的鱼群正好为它们进食提供了方便,座头鲸一口下去,几千条鱼就进嘴里了。
图:鲸捕食鱼群
。这口收获不大呀
即使只有海豚、鲨鱼和空中的鲣鸟,如果猎手数量足够,也是可以把巨大的沙丁鱼群吃干抹净的。平时见面就打的鲨鱼和海豚会合力对付沙丁鱼群,它们在鱼群内高速穿插,将巨大的鱼群分割成若干小群,再分别消灭。两种海洋猎手从底下进攻,阻止鱼群逃回深海,鲣鸟则从水面进攻,阻止鱼群重新聚集。一小时后,庞大的鱼群便只剩下沉向海底的残渣了。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标签: 可口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