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斯诺克巡回赛(WST)的球台袋口真的变大了吗?就让赛事管理者、球台装配专家和球员为您详解袋口尺寸变化的奥秘。
文 / Adam Drury
高难度球的进球成功率高了,破百变得日常化了,一些球员都这么认为了,袋口“真的”变大了,说得我都要信了——但世界斯诺克总裁巴里·赫恩来辟谣了。
“在过去,一些斯诺克球台被人说袋口太小,另一些被说袋口太大,但如今这再也不会发生。”赫恩说。
他的解释是,世界斯诺克从1990年开始就设立了一个官方标准袋口模板,这块模板一来作为切割每张比赛球台的参照,二来用于后期验收和检查,每张职业比赛球台的袋口尺寸都要和模板一致。“任何人都可以用这个模板去量量看。”赫恩自信地说。
罗尼·奥沙利文在上海大师赛
所谓将袋口变大以增加观赏性,完全是无稽之谈。
史蒂夫·戴维斯在2016年世锦赛期间声称,职业球员普遍认为袋口略有增大。两年后,同样的言论再次出现,马克·艾伦在推特上表示反对:“任何声称进球变得容易的人都是无知的人。”但就在今年6月,尼尔·罗伯逊还夸张地形容冠军联赛的袋口“就像表演赛的袋口一样大”,并且说“这是我打过的最大袋口”。
世界斯诺克服务公司(World Snooker Services)的老板皮特·戈德温(Pete Godwin)比任何人更确信袋口变大是错觉。该公司为所有职业斯诺克赛事供应球台,并提供安装服务。戈德温本人负责为每张新赛台切割袋口,他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就会请出受到严密保管的模板。
“为了(品控)一致性,每张球台的每个袋口都是我切割的。我们在整个赛季中使用了44张球台。除了我,没有人能在这些球台上开袋口。”戈德温说。
切割袋口总共需要用到四块模板,分别是两个角袋模板和两个中袋模板。每种袋口的模板又分两种功用,第一种用来比照袋口的宽度,也就是依此来切割边库,形成进球需要的空间;第二种则规定了袋口的纵深,也就是石板为留出洞口需要切割的范围。
世界职业比利和斯诺克协会(世界台联WPBSA)主席杰森·弗格森表示,第二块模板非常重要。
“很多俱乐部球台的石板被切得过多,所以进球不一定要完全通过袋角形成的张口,可能半路就掉进去了。我们的球台则不然,只有完全通过两个袋角形成的狭小通道才能进球。”
尼尔·罗伯逊在世锦赛
“我们有严格的政策,每项赛事都会使用这些模板。球台会受到一重、双重、三重检查。顺便说一句,负责检查球台的赛事主管是曾经的前16球员,如果他不在,我会负责这项工作。”
然而,每个参与者都保证袋口大小一致,并不意味不同情况下球台的“状态”完全一致,或者说“打感”一致。
斯诺克台球桌由天然材料制成,因此必定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台尼是羊毛做的。”弗格森说:“如果遇到湿气,打感就完全不同了。它会影响球的走速和旋转,出杆时加的力和杆法效果会变差,袋口的情况也不一样。当球袋受到湿气侵扰时,差之毫厘,球就会撞到袋角,被弹出去。”
马克·塞尔比夺得2018中国锦标赛冠军,该赛事在夏季的中国广州举行
这解释了在亚洲比赛时袋口仿佛更小的原因。对球台来说,空气湿度最好在35%至40%之间,而亚洲一些地方的湿度会比这高出许多。
球员马克·塞尔比举例说明:“我们去中国比赛时,开打一两天后,袋口似乎就变得难打了。”
“台子越来越黏,打得有点累。这一切都要靠经验,因为我出场时就能预料到这种情况,就是这么回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塞尔比最近10个排名赛冠军中有5个来自中国赛事。
同样,球在新台尼上滚动要比在旧台尼上顺滑得多。
世界斯诺克官方游戏Snooker 19画面
在像英锦赛这样的重大赛事里,戈德温大约每四天就要给球台换一张新台尼。当一块新台尼刚换上时,人们就会产生错觉,把进球更容易和袋口变大错误地联系起来。
戈德温解释道:“几天后台面磨损了,袋口就略微难打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通常被要求换一块新台尼。”
“在我看来,我们换台尼换得过于勤快了。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每年夏天都要进行长达69天的资格赛,然而全过程中只会换一次台尼。现在我们每四天就换一次。”
“台尼常换新,打球更轻松。因为我们换台尼太勤快了,所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老是感觉袋口变大了。”
弗格森同意,新台尼的光泽度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它如丝般美丽”——但他也确信球员对袋口的态度多少取决于他们的状态。
“这就是斯诺克的奇怪之处。比如,你会听到罗尼·奥沙利文说袋口很大,而另一个球员说太难了。这只是斯诺克球员在表达对自己状态的感知。”
最重要的是,增大袋口就算带来好处,这点好也会因斯诺克声誉受到损害而被抵消。
弗格森说:“听到抱怨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我们尽了一切努力确保袋口大小一致。为了让比赛可靠,检测器械常常是至关重要的。”
“当有人打出满分杆或赢得一项比赛时,器械的可靠度必然很重要。没有球员在取得好成绩时会希望自己宛如在俱乐部的球台上打球。”
在一个用精准定义的体育项目中,精确地做好每件事,对管理者、运动员一样重要。